网站首页 >> 传世经典
于右任(1879.04.11—1964.11.10)
来源:本站 作者:编辑 日期:2019/2/12 21:52:44
于右任(1879.04.11—1964.11.10),汉族,陕西三原人,祖籍泾阳斗口于村,中国近现代政治家、教育家、书法家。原名伯循,字诱人,尔后以“诱人”谐音“右任”为名;别署“骚心”“髯翁”,晚年自号“太平老人”。
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,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,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,是复旦大学、上海大学、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(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)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、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。 [1]
人物生平
1879年(清光绪五年),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东关河道巷。
1904年(清光绪三十年),清廷下令拿办于右任。于逃离开封到上海,化名刘学裕,入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读书。
1906年4月(清光绪三十二年),于右任为创办《神州日报》赴日本考察新闻并募集办报经费,在日本得会孙中山,并加入同盟会。
1907年起(清宣统二年),先后创办《神州日报》、《民立报》积极宣传民主革命。
1922年10月,于右任创办上海大学并担任校长。1924年,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于右任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。
1929年始,从事历代草书之研究,1932年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,创办《草书月刊》。
1964年,因为政治原因而长期郁闷成疾,病逝于台北。
主要成就
爱国诗作
《望大陆》(又名《国殇》)
《右任文存》
《右任诗书》
《故山别母》
书法成就
《游山西村》;
此图行书中偶夹草楷之体,使整幅作品沉稳而又富于变化,这是于右任从早期到晚年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。作品中“笑、酒、留、重、无、明、风、夜”诸字皆以草法为之。这种安排并非刻意的做作而是他性情的自然表达。
1932年创办《草书月刊》;
集成《标准草书》千字文。
教育报国
人物评价
刘延涛:“《标准草
书》发千余年不传之秘,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账,为将来文字、开一新道路,其影响当尤为广大悠久!”
“先生一支笔,胜过十万毛瑟枪” [3]
柳亚子:“落落乾坤大布衣” [3]
陈祖华:“清操厉风雪,典型在夙昔。” [4]
“三十功名袖两风,一箱珍藏纸几张。” [4]
陈志岁:“爱国情深,隔海时时望大陆;拯民志定,领军早早应中山。”
林语堂:“当代书法家中,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、书品为最好模范,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,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。”
杨吉平:“于右任草书是怀素小草的继承和强化,他解决了小草的碑化问题。”“于右任草书,用笔纯为中锋,线条较为纤细(尤比其行楷书纤细得多),而圆劲一如行楷。这显然是于先生深厚的魏碑功底的作用。”“ 于右任草书的意义在于,他第一个将魏碑和小草书打通成一片,为碑学开创出一个新境界,为后人开拓了一条新途径,使后来的习碑者避免了许多盲目的探索,为二十世纪碑派书法大师。” [5]
当代书法大家、引碑入草开创者、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先生推崇于右任“雄强深厚”的草书,堪称当代巨擘,但他不赞成于先生搞标准草书。依他之见,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,应多彩多姿,不必强求划一。品读古今作品,也“最忌偏于一好而排斥众美”。 [6]
轶事典故
竞选副总统
1948年5月,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,选举总统、副总统。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参加了副总统竞选。竞选对手主要是桂系军阀李宗仁。选举前,为了让代表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打算,于右任每天在屋内摆一书桌,置文房四宝笔、墨、纸、砚,凡代表即送“为万世开太平”条幅。同时,另设一长桌,放置他签名的照片2000张,每张照片上签有各代表的名字,分省、分市、分县或分职业排列,由代表们上门时自己检取。每天上门拜访于右任的人最多时每小时一二百人。大多数人都悟出于右任先生是以声望和一支笔作为竞选的力量。
参与副总统竞选的人与于右任的做法大相径庭。如李宗仁给每个代表供一辆汽车,有司机早晚服务,包上几个大旅社、酒店,只要是代表身份,不管认识与不认识,都可住进去,每天早晚宴席相待,一律免费供应。行政院长孙科、武汉行辕主任程潜二人天天摆酒请客,给代表发纪念品,许诺,拉关系。各地代表每天收到请柬的应接不暇。代表是上帝,副总统竞选者和他们拉同事、拉乡党,拉同学,拉亲戚,拉同宗……设法为自己拉选票。而于右任却靠一支笔,一张纸,待在家来竞选。有人劝于右任别在家“守株待兔”,要出去走动,可以找财团借款活动,于右任一一谢绝。他告诉友好说:我相信民众,我相信自己,成与不成,看民意吧。
明天就要投票了,于右任突然派人给各代表送去一张请柬,在饭店对到来的代表即席演讲道:我家中没有一个钱,因此,很难对代表厚待。今天,是老友冯自由等二十位筹资,才略备薄酒相待,我只是借酒敬客了……
国民政府选举开始。投票采取淘汰制。第一天投票,于右任先生得到493票,即遭淘汰。选举结束,几个代表找到于右任安慰,冯自由感慨地说:“右老身无分文,凭人格声望、笔墨竞选,这能成功吗?纸弹根本敌不过银钱,这社会政治腐败,靠金钱、美女、红酒、车子拉票,于老怎能不失败呢?这失败原因全是我们这些人昧于世情造成的。”
第二天,继续投票,于右任准时出席。一进会场,风度飘逸,豁达大度,全场代表起立掌声10分钟不息,表示对他的钦佩之情。最后,孙科、程潜等相继淘汰,李宗仁当选副总统,蒋介石当选总统。于1948年5月20日,在南京总统府举行了就职大典。
于右任虽然没有当上副总统,但其清贫、廉洁、清正、儒雅、豁达的形象却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做人典范。 [7]
君子之交
最敬重的国民党大才子
毛泽东在第一
次国共合作期间,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
代部长,所以和许多国民党元老级的要人们都认识。但他最敬重的是大才子于右任先生,不仅在青年时代受其影响,并与之有过谈诗论词等多次交往,晚年时还和秘书田家英索要“已存”的于右任草书。
于右任早年曾主编过思想激进的《民立报》,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喜欢阅读此报,当时就知道了于右任的大名,对其很仰慕。
1924年1月,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于右任与毛泽东都出席了会议,这是他们间的第一次见面。在会上,于右任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,担任执行部的工人农民部长。毛泽东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,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,主编《政治周报》,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。在1926年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
表大会上,毛泽东再次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,自然少不了与国民党重臣于右任共事。
重庆谈判期间,毛泽东与于右任曾在一起畅谈诗词。
1945年8月28日,毛泽东到重庆谈判,1945年8月30日即与周恩来由山洞林园赴城内拜访于右任,正好于右任因公外出,未能见面。当天晚上,张治中在桂园为毛泽东举行宴会,并邀请了于右任、孙科、邹鲁等人前来参加。时隔多年以后,毛泽东终于与于右任又见面了。
在谈话中,于右任对毛泽东的《沁园春·雪》极力称赞,对该词的结句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尤为赞赏,认为是激励后进之佳句。
于右任在台湾时,毛泽东对他的书法却极感兴趣。曾找许多人广泛收集他的作品。 [8]
美食佳话
于右任,祖籍陕西省三原县,每次回乡探亲,都要在县城明德亭餐馆品尝地方风味菜点。这餐馆有煨鱿鱼丝、干煸鳝鱼、白封肉、疙瘩面;有外形如缕缕金丝盘绕、层层塔楼相叠,口感油而不赋,清爽利口的金线油塔;有由唐代《烧尾食单》中的“见风消”(油浴饼)演变而来的泡泡油糕,色泽乳白,表面膨松,如轻纱、蝉翼,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,其味花芳醇香,入口即消,其形玲珑剔透,酷似巧制绫花。于氏对这些菜点的制作技艺和风味特色倍加赞赏。他乘兴为该店挥写了“明德亭”匾额和“名厨师张荣”的题词,从而使这家创建于一九三一年的餐馆,蜚声遐迩,誉满三秦。
一九二一年清明节,他亲临西安东关长乐坊徐仁福开设的徐记稠酒店。这酒店有由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的“醪糟”演变而来的黄桂稠酒。
当年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中的“李白斗酒三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,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”的酒和“贵妃醉酒”的酒,就是没有加浆的“撇醅”稠酒。此酒酒精成分含量为15%,汁稠似乳,色白如玉,入口绵甜清香,酒味浓郁醇厚,饮后口齿流芳。风味独特的美酒使这位书法大师为倾倒,饮后啧啧称赞,即兴挥毫书写了,“徐家黄桂稠酒店”。徐家将之制成牌匾,高悬店门之上,声誉大增,在古城传为佳话。
一九四二年入蜀途中,于右任以陕南宁强县,品尝了县城里著名的王家核桃烧饼。此饼清朝时曾作为贡品,它是以面粉、核桃为主料,配以油、盐等辅料制成的,酥脆油香,回味悠长,营养丰富。于氏食后赞不绝口。随后,这家店生意日益兴隆。
。接着,招呼大家聚餐。在大院之内,花坛四周,摆满了众多的摊担:有凉粉、酿皮、凉面、扯面、醪槽、元宵、甑糕、烧饼、腊汁肉等各种陕西风味小吃,诸色纷呈,香气扑鼻。于氏让大家不拘一格,任意就餐,宛似今日的自助餐。师生们情绪活跃,欢声笑语不断。
饶有兴味的是,在江苏省太湖之滨,灵山下的吴县木渎镇,有一家著名的“石家饭店”。店里十大名菜中,有一道菜叫“(鲃)(鱼市)汤”。此菜原名“斑肝汤”。系采用太湖特产斑鱼的肝,辅以火腿片、香菇、笋片等,用鸡清汤烧制而成。一九二七年,于氏偕夫人游西湖赏桂,归途中在石家饭店尝了“斑肝汤”,食后,他即兴题诗:“老桂花开天下香,香花走遍太湖旁,归舟木渎犹堪记,多谢石家(鲃)(鱼市)汤。对(鲃)(鱼市)汤有人分析,于氏是陕西人,对“吴侬软语”听不真切,故误写了。以后,又由于他的书法颇负盛名,加之诗也写得有韵味,“(鲃)(鱼市)汤”反而取代了“斑肝汤”而流传至今,在烹饪界传为佳话。 [9]
新三中学
清朝末年,很多陕西籍人士纷纷南下四川经商,于右任先生的父亲于新三也随乡人来到四川,选中了民风淳朴的岳池经商,其父亲曾与人在岳池县城开当铺近二十年。于右任先生也就在岳池度过了他的童年,对岳池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
民国28年(1939年),热爱教育事业的于右任斥资3500银元,选中岳池县城西门外土观寺修建一所中学,并以父名“新三”作校名,自己任校董事长。于先生把学校命名为“新三中学”,既有对父亲的敬意,还有他希望学生成为“三民主义之战士、顶天立地之完人”的双层含义。
于右任先生给新三中学题的校训是“以学报国”。
于右任先生给学校撰写的校歌是:
凤山特秀,蔚起人文,光分星野接西秦。
为三民主义之战士兮,为顶天立地之完人。
德业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! [10]
临终之谜
太平老人 于右任(20张)
一个指头、三个指头是什么意思,一直是一个谜。后来,资深报人陆铿觉得应该这样去理解于右任的“一个指头、三个指头”:将来中国统一了,将他的灵柩运回大陆,归葬于陕西三原县故里。
“三间老屋一古槐,落落乾坤大布衣。”这是人们对先生的评价。位于三原的故居和那株三百多年的老槐树也在深深的感念先生。
于右任青年时追随孙中山先生,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卓越功勋;他积极倡导国共两党合作,兴办教育、兴修水利,是真诚的爱国者;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,一生写下诗词近900首,著有《右任文存》、《右任诗书》等;他还是著名书法家,创立了“于体”书法艺术。
人物纪念
故居
于右任纪念馆(9张)
于右任先生在这所院子断断续续生活了25年,也是在这所院子居住时写下痛斥慈禧太后的“女权滥用千秋戒,香粉不应再误人”的诗句。
1992年,三原各界群众、单位、台湾标准草书会、日本高崎书道会等各界人士筹措集资兴建 “陕西于右任纪念馆”,1997年11月10日开馆,占地10亩,主楼三层,仿古建筑2700平方米,该馆内树建“陕西于右任纪念馆创修记”碑及六角碑亭,“于右任先生纪念碑”及六角碑亭,双亭并峙,黄瓦红柱,六角飞檐,亭子周围修建于右任书法碑廊14间,砌树“千字文”、“拐子马”、“满江红”及著名书法碑石20多方。该馆主要包括 “于右任先生爱国事迹展”“于右任先生墨品展”“现代书法展”三个展厅。
于右任先生墨品展:陈列于右任先生各个时期的楷、行、草书作品、亲笔书稿、海内外出刊的于先生诗文、书法版本等150多套件,习仲勋、马文瑞、屈武、赵朴初、张爱萍及台湾陈立夫、蒋纬国、林洋港、孔德成、原标准草书社成员等名流大家的题词书法等30余件。
现代书法作品展:该展厅展出全国各地包括台湾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著名的书法家(沈鹏、萧劳、刘艺、李普同、金泽子卿)的书法、篆刻作品130件,并开辟“茹欲立先生书法陈列室”,展出茹欲立先生的文稿、手札、书法作品60多件。
《望大陆》日记及书法精品回故乡特展
2014年10月4日至13日,在中国书协前副主席、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馆长钟明善教授的不懈努力和组织下,“于右任先生《望大陆》日记及书法精品回故乡特展”在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隆重展出。于右任先生之子于中令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。这次展览是该诗手稿首次回到于右任先生故乡,也是首度与公众见面。新华社为此刊发报道《于右任“望大陆”诗篇手稿原迹首次在大陆展出》。西安交通大学王忠民教授和方小笛副教授为《望大陆》诗谱曲,被展览主办方选为主题曲。 [11]
整个展览共由四部分组成。第一部分是“大师之路”,展出由《于右任书法全集》编委会提供、文物出版社出版的《于右任先生艺术活动年谱》;同时播放陕西电视台“中国书画名家”栏目与西安交大博物馆联合制作之《大师之路》影视专题片。《于右任书法全集》是西安交大钟明善教授携海峡两岸于右任研究专家和他的学生们,历时13年编集而成,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一套个人书法作品集。《于右任先生书法艺术年谱》是36卷本《于右任书法全集》最后一卷。此次展出也是首次与读者见面。年谱记载了于右任先生1879年出生至1964年去世86年间的行迹,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钩稽史料,展现了于右任先生波澜壮
阔的人生历程和博大沉雄的书法艺术。
第二部分是“日记及生活用品展示”,展出日本西出义心先生珍藏的于右任先生1962年日记,包括《望大陆》手稿,同时展出的还有于右任先生生前穿过的长袍服,用过的毛笔等。
第三部分为“于右任书法精品展”,展出西出义心先生珍藏的于右任先生书法精品20余幅。囊括于右任先生以行楷、草书写就的条幅、对联、四条屏以及杜甫诗册页等书法精品。是于右任书法的代表之作,也是研究于右任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。这对爱好书法的各界人士来说无疑是一场书法盛宴。
辛亥百年
此次书法展由中国侨联、全国政协书画室、中国书法家协会、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,是继9月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圆满展出后,首次赴地方展览。百件真迹精选自中国侨联副主席、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、银帝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奕龙私人收藏的400多件于右任墨宝珍品,以镜片、屏条、楹联、扇面、立轴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现于右任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造诣。他还珍藏于右任书法碑刻原拓拓片近百种、300余件,编辑多套于右任墨宝书法集。
艺术形象
图书
|
作者
|
出版社
|
千古草圣于右任 [13]
|
安今尧
|
|
书艺珍品赏析第十一辑:于右任
|
洪文庆
|
|
于右任书法 |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| |
旷代草圣——于右任书法作品集 | 三秦出版社 | |
旷代草圣——于右任书法作品集 续一 | 三秦出版社 |
执掌上大
于右任,国民党元老、教育家。1922年8月到上海协助孙中山进行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工作。此时,孙中山和一些国民党人,因在军事和政治上屡遭挫折,遂倾心于文化教育事业,以图培植人才,积聚革命力量。而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,急需培养干部,以开拓革命事业,也十分重视兴学育才。于右任则赞成国共合作,认为“社会党(指中国共产党)乃吾国新起为政治活动之党。吾闻其党多青年,有主张、能奋斗之士”,“不得不寄厚望于他们”。这就形成了国共两党人士真诚合作、共同办学的良好开局。是年,东南高等师范学校引发学潮,要求改组校务,学生代表拟邀请陈独秀、章太炎、于右任三人中的一位出任校长。由于陈独秀行踪不定,政治色彩太浓;章太炎隐居苏州,闭门不出;最终在邵力子先生的帮助下,于右任为学生代表的殷切恳求所感动,同意接受邀请,建议把校名改为上海大学,并亲自题写了校牌。
在中共的积极参与下,1922年10月23日,上大师生为于右任举行了欢迎大会。大会上,教工代表称赞于校长为“革命伟人,共和元勋,言论界之前驱,教育界之先进”,对于校长到任表示热烈欢迎。于右任谦和答词:“予乃愿为小学生以研究教育,非好为人师。”“予实不敢担任校长,但诸君如此诚意,……何况吾辈为有文化之人,自当尽力之所能,辅助诸君,力谋学校发展。”邵力子以来宾身份发言:“于先生谦言愿为小学生以研究教育,余望诸君亦本此精神,切切实实地多求几年学问。”于是,上海大学成立,于右任宣布就职。翌年4月,李大钊到上海,任上海大学讲座教授,并推荐邓中夏、瞿秋白到上海大学协助办校。办校期间,于右任放手起用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,又先后聘请蔡和森、恽代英、沈雁冰、肖楚女、张太雷等到校任职任教。在于右任和邓中夏、瞿秋白、叶楚伧、邵力子、刘觉民等人的努力下,上海大学由开办到国共分裂后解散,为黄埔军校输送了一大批学员,在大革命时期起过重要作用。上海大学很快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国内很有影响的一所大学。
于右任执掌上海大学后,虽没有长期坐阵学校,但为上大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不少心血。一是延聘管理人才。邓中夏、瞿秋白就是由于右任亲自聘请来校担任管理和教学工作的。二是规划学科发展。于右任多次召集教职员会议,详细讨论学科发展规划,拟定在大学部设社会科学院和文艺院。三是完善管理体制。于右任主持建立评议会(后改为行政委员会),负责议定办学大政方针和处理全校一切重大事务;议决组成校董会,以提高学校声誉,争取办学经费,促进教育发展。四是制定学校章程。于右任主持拟定上海大学章程,并亲笔为章程题签,从而明确了“以养成建国人才,促进文化事业”的宗旨。
随着学校的发展,1923年4月,上大教职员会议决定由于右任负责筹备在国民党捐赠的宋公园(即宋教仁墓园,今闸北公园,当时有闲置土地六百亩)建造新校舍。虽然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,但校址的选择,足见于右任对国民党先烈、战友宋教仁的深切缅怀。是年7月1日,上大美术科图音、图工两班学生毕业,于右任率领学生到宋公园举行毕业典礼,并同学生合影留念。以后上大的许多聚会活动,凡是于右任参加的都选择在宋公园举行,意在启迪后来者为共和民主奋斗不息。
于右任为上大学生追认学历的事也有口皆碑。1927年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变后,上海大学遭国民党军警封闭,国民政府教育部一直不承认上大学生的学籍,致使曾在上大就学的近两千名学生在就业、晋级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。于右任为争取上大学生的大学学籍资格,与国民党当局一再交涉、反复斡旋,终于至1936年3月在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,通过追认上大学生学籍,并与国立大学享有同等待遇的决定。于是,各地上大同学纷纷成立同学会,力图进行复校活动。
回顾上大的创办情景,于右任曾不无感慨地说,我“思以兵救国,实志士仁人不得已而为之;以学救人,效虽迟而功则远。”故立言“欲建设新民国,当先建设新教育”;“讵意莘莘学子,环而请业,拒之无方,而上海大学之名,遂涌现于中华民国之新教育界中。”可见,于右任发展教育、振兴民族、建设国家的拳拳之心。
1964年11月10日,于右任病逝台湾,享年86岁。 [14-15]
Wonderful activities 精彩活动
友情链接:
中国经济网 | 经济网 | 每日经济网 | 财经网 | 电子商务网 | 电子商务服务联盟 | 国际贸易网 | 中国贸易新闻网 | 世界进出口网 | 中国文化网 | 环球文化网 | 中国文化传媒网 | 中国艺术文化网 | 国际艺术网 | 淘宝网 | 购物网站大全 | 金运之旅 | 中国侨联 | 中国侨网 | 丝绸之路 | 通邮天下 | 世界大同网 | 中东欧网 | 中东欧国家合作 | 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网 | 中东欧留学网 | 贸易金融网 | 中东欧国家经贸人才网 | 全球商会网 | 中国商会网 | 经贸文化网 | 华人网 | 海外华人网 | 海外华侨网 | 台湾经贸网 | 世界华商网 | 世界华商联合会 | 中东欧教育文化交流中心 | 中东欧研究中心 | 励志人生网 | 中东欧国家博览会 | 中国领事服务网 | 中东欧留学网 | 全球贸易中心 |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 | 世贸组织 |